臭椿
別名 椿樹、樗樹、白椿
學名 Ailanthus altissima (mill.) Swingle
英名 Tree of Heaven
科屬 苦木科,臭椿屬
形態特征 落葉喬木,高達30米。樹皮平滑不裂,幼枝粗壯,葉痕倒卵形,內具9維管束痕,奇數羽狀復葉,互生,長45-90厘米,小葉13-25,揉搓后有臭味,具柄,卵狀披針形,長4-15厘米,先端長漸尖,基部斜截形,全緣,僅在基部有1-2對粗鋸齒,齒頂端下面有一臭腺體。花雜性,呈頂生圓錐花序。翅果矩圓形,淡紅褐色或淡黃綠色,花期6月,果熟期9-10月。
生態習性 強陽性樹種,喜光,不耐蔽蔭。適應性強,很耐干旱、瘠薄,但不耐水濕,能耐中度鹽堿土,對微酸性、中性和石灰質土壤都能適應。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,耐寒性強,萌芽力強,生長快。臭椿對有害氣體二氧化硫、二氧化氮、氯氣、氟化氫、三氧化硫等的抗性強,對煙塵的抗性亦較強,并具有一定的殺菌能力。
產地及分布 臭椿在我國分布很廣。黃河流域尤多,長江流域各地都有分布。
用途 木材可作一般家具、農具等用。葉可飼養椿蠶。種子可榨油,根可入藥。在園林上,樹干高聳,樹冠如傘,樹皮光滑,枝葉茂密,春季嫩葉紫紅,很是美麗,是庭園和“四旁”綠化的優良樹種,可用作庭蔭樹和行道樹。抗性強,是工礦區綠化的好樹種。
繁殖與栽培 可用播種和分蘗法繁殖。但一般多用播種繁殖。臭椿有白粉病、褐斑病、臭椿皮蛾、臭椿樗蠶蛾、曹渾黃燈蛾、斑衣蠟蟬,草履蚧、黃斑蝽、大灰象等病蟲為害,應注意防治。
(圖片來自網絡,不做任何商業用途,如有侵權請私信刪除)